2025年7月7日,在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青年学者吕文扬正专注地观察着一组正在熬制的饴糖样亚博本。这位32岁的食品工程师在过去三年里,将研究重心放在了这种源自中国的古老甜味剂上,试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揭示其更多可能性。
饴糖,又称麦芽糖浆,是中国最古老的甜味食品之一,早在《诗经》中就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记载。吕文扬的研究始于2022年秋,当时他在整理古籍时注意到,这种以谷物为原料的传统糖品在各地制作工艺差异显著,但相关系统性研究却十分匮乏。在无锡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他组建了一个5人研究团队,开始对饴糖进行全方位分析。
实验室的恒温箱里整齐排列着来自山东、山西、四川等地的饴糖样本。吕文扬团队发现,虽然基本原料都是糯米或麦芽,但不同地区的发酵时间(从12小时到36小时不等)和熬制温度(110℃至150℃区间)造就了截然不同的风味图谱。2024年3月,他们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首次完整解析出饴糖中的217种风味物质,这项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期刊上,引起了行业关注。
更令人惊喜的是2025年初的发现。在对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的古法进行复原实验时,吕文扬注意到延长低温熬制阶段的饴糖会产生特殊的益生元成分。经过六个月的小鼠实验,证实这种改良饴糖能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相关论文已被《功能性食品杂志》接收。目前,团队正与杭州某食品企业合作开发新型饴糖产品,预计2026年面市。
"每克饴糖都承载着两千年的智慧,"吕文扬在实验室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仅要解析它的奥秘,更要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窗外,夏日的阳光照在那些琥珀色的糖浆上,仿佛为这项跨越古今的研究镀上了一层甜蜜的光晕。
发布于:河南省国汇策略-哪个证券公司好一点-配资排行-哪个平台可以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