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东海之滨的浙江省,是名副其实的海洋资源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全国最多的海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大盘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国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海图强”政策指引下,浙江省打出一系列“海洋强省”组合拳。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贺义雄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拥有政策支持、产业基础雄厚等诸多优势条件。“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完整,涵盖了油气全产业链、临港先进装备业、现代港航物流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等多个领域。这些产业相互支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这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从“第一大”到“一流强”
7月3日,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靠近岸边的一艘艘巨轮中,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口集团旗下汽车滚装船“扎赫尔”轮,在完成近4000辆中国制造汽车装载后,随即开启首航之旅。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汽车滚装班轮同比增长100%以上,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部长何海兴日前表示,阿布扎比港口集团正是看中了宁波舟山港的优越地理位置,双方接下来会在更多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
宁波舟山港位于我国南北沿海和长江航道“T”型结构的交汇处,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的经济腹地,叠加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宁波舟山港雄踞全球港口之巅,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港”。
浙江海港集团相关负责人提供的资料显示,202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同比增长4.0%,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1万标箱,同比增长11.3%,稳居全球第三;“宁波舟山”首次跻身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全球第八位。
宁波舟山港的雄心远不止于此。《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通过完善世界一流港口设施、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高地、建设多式联运港,“打造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
浙江海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浙江省正在加速打造世界一流强港。6月27日,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开港运营,助力“浙江制造”“义乌好货”通达全球。而在更早前的4月30日,国内首创的“海铁联运精品快线+中欧快航”中欧双快物流模式成功首发,加速内陆外贸企业角逐全球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1—6月,浙江强港项目预计完成投资420亿元、完成率70%,取得突破性进展;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半年首超2000万标箱,同比增长9.5%。
依托宁波舟山港,浙江省如何发挥既有优势,进一步推动港口经济能级跃升?
“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与江苏省、上海市海洋产业交流较为频繁,海洋经济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存在密切互补关系。”贺义雄建议,以宁波舟山港港口航运与物流数据为核心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化条件优势,搭建专业平台。
在贺义雄看来,通过对港航数据资源的开发运营及衍生应用,将航运、金融、贸易、物流相结合,在实现“换道超车”的同时,改变现有国际航运体系规则,可扩大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提升宁波舟山港在国际航运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浙江省海洋强省建设。
完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飞速发展,浙江省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其船舶海工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船舶维修行业最受外界瞩目。
舟山市作为浙江省船舶海工产业发展重镇,也占据着核心地位。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舟山船舶工业实现产值416.9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利润总额36.4亿元,同比增长77.3%;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达331万、747万和1216万载重吨,分别同比增长75.2%、40.2%和51.8%。
在修船领域,2024年,舟山市修理万吨级以上船舶3500余艘,实现产值213.2亿元,同比增长16.5%。不仅如此,全球修船企业十强榜单中,舟山市占据半壁江山。
除此之外,舟山市也正加速推动船舶行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据了解,2024年11月15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函支持在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推动修船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如何通过强化资源统筹、技术攻坚、制度创新等全面推动海洋经济要素高效配置?
贺义雄认为,浙江省需要做好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工作,聚焦前沿问题,大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
“比如,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扶持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材料、绿色渔业等高科技产业,引导要素资源向该领域集聚,并注重产业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贺义雄说。
科技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最关键因素,贺义雄表示,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环境建设,发挥杭州市、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深化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与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
“组建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等新型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孵化器与加速器作用,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配置技术要素,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激励机制,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贺义雄建议。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提供的信息显示,该单位牵头编制的《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已由浙江省委科技办印发。《计划》将大力实施平台能级提升、关键技术攻关等四大工程;瞄准发展所需、未来所向,聚焦海洋精准感知、海洋新能源等七大领域、45个关键技术群集中攻关,加快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贺义雄认为,浙江省还可以通过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与重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构建多元化、现代化的海洋产业体系,同时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海洋信息化水平。
国汇策略-哪个证券公司好一点-配资排行-哪个平台可以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